胰岛素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院中医科
TUhjnbcbe - 2021/8/4 23:11:00

国家中医老年病区域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医院中医科是国家中医老年病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老年病科),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华南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防治联盟主席单位,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老年病科)协作组组长单位,广东省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自年成立至今,中医科已成为一个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室,拥有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名,广东省名中医5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人才1名,国家级名中医师承学术继承人2名,省级名中医师承学术继承人8名,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

科室的中医药工作的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居于医院中医科的领先地位。重点发展以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病、肿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要方向的特色专科。

一、中医肿瘤专科(专科团队成员:王昌俊,黄旭晖,林举择,谭为)

专科特色:

1.中医“治未病”理论体质养生和防癌指导。

针对肿瘤高危人士的不同体质,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个体化指导患者进行养生保健干预,使人体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从而起到防病祛邪、预防肿瘤和良性防恶变的目的。

2.调理内环境防治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

肿瘤术后出现复发和转移,是由于体内“瘤毒未尽”、“体内伏邪”。中医通过扶正祛邪的内外治法,调理体内内环境,促进术后残存肿瘤细胞凋亡和休眠,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3.特色疗法减轻放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毒副反应。

专科通过中药辨证内服和穴位贴敷、艾灸、中药封包、中药热奄包、穴位低频电刺激、穴位埋线、中药含漱和中药药浴、沐足等特色外治法减轻化疗的胃肠道副反应、放疗所致的放射性皮炎、口腔溃烂;放化疗骨髓抑制所致血细胞明显减少;靶向药物相关性皮疹、严重腹泻、肝功能损害;免疫治疗相关性发热、肺炎、胃肠道副反应和皮炎等。

3.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癌痛

专科根据癌痛“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关键中医病机,研发出癌痛特色外用透皮吸收药贴——丁芪止痛贴,经长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丁芪止痛贴外用治疗各种疼痛止痛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并且使用方便。

4.老年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特别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必须立足整体,综合患者、家属和家庭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合理采用以中医药为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争取长期带瘤生存。

二、中医肾病专科(专科团队成员:闵存云,付婷婷,杜玉)

专科特色:

1.早期肾功能衰竭的防治。

只要血肌酐不超过μmol/L,没有严重的并发症,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就有可能降低肌酐,延缓肾衰的发展。

2.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性肾炎的防治。

通过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减少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减少疾病的复发;减轻或消除激素等西药的毒副作用,减少西药的耐药性或依赖。

3.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防治。

通过提高病人全身和局部的免疫功能,减少耐药菌的形成,大大降低本病的复发率,防止间质性肾病、感染性休克及其他并发症的产生。

4.单纯血尿或蛋白尿(隐匿性肾炎)。

中医治疗可使60%以上的病人恢复正常。

三、中医糖尿病专科(专科团队成员:闵存云,付婷婷,杜玉)

专科特色:

1.糖尿病前期的治疗。

通过中医综合治疗,可以防止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等糖尿病前期病变发展成糖尿病。部分空腹血糖不超过8mmol/L的患者可以通过中医治疗控制血糖。

2.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对于胰岛素敏感性不足,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病人,中医治疗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或降糖药的用量。

3.防止糖尿病并发症。

血糖控制了并不等于不会出现并发症,中医综合治疗对防止糖尿病患者的多种并发症有独到之处。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是我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要血肌酐不超过μmol/L,没有严重的并发症,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就有可能降低肌酐,延缓肾衰的形成和发展。

四、中医心脑血管病专科(专科团队成员:丘伟中,梁碧伟,赵瑞红,于云红)

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头晕)、中风(脑梗死)、帕金森综合征、失眠、抑郁症、焦虑症、老年性痴呆等心脑血管科常见病是老年人的重要困扰,我科总结多位名老中医专家的临床治疗经验,提出补肾、疏肝、通络、化痰、温阳利水为治疗原则,中医药辩证施治,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及针灸、耳针、中药磁疗等中医特色理疗,结合在辩证基础上提供食疗和运动处方,加强改善和保护心脑功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专科特色:

1、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头晕)、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常见疾病的中医药早期防治、发病期的中医药协助治疗、缓解预后期的中医药巩固治疗,制定药物治疗及针灸、耳针、中药磁疗等中医特色理疗方案;

2、失眠、抑郁症、焦虑症、非器质性病变的胸闷、胸痛等双心疾病以“从肝论治”为理论指导,辅助中医特色理疗,达到中西医结合有效防治;

3、记忆力下降、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等常见老年神经病变中医辩证施治,以化痰通络、补益肝肾等为法则,制定有效中西医防治方案。

五、中医妇儿专科(专科团队成员:魏国健,卜俊敏)

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是中医治疗的优势专科。

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对妇女的月经不调、带下病、妊娠呕吐、胎动不安、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中医中药对儿童感冒、哮喘、咳嗽、消化不良、小儿湿疹、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疾病的疗效尤佳。

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治疗

中医对解决手术后胃肠功能失调、不完全性肠梗阻、伤口愈合不良、肢体肿胀及活动障碍等问题有独特的效果。

中医科特色治疗简介

一、耳穴压豆疗法

是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磁珠等准确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通过神经与经络的感传效应,调整内在脏腑与气血失调,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适应症:

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甲亢、甲低、糖尿病、肥胖、更年期综合征等

2、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病症: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

3、疼痛性疾病:扭挫伤、头疼、神经性疼痛、肩颈痛等

4、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等

5、妇产科:月经不调、痛经等

6、其他:便秘、改善视力、减肥、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等

注意事项:

1、留籽3天,每日定时刺激,每日刺激3次-5次。2、按压方法:用手拇指、食指在耳廓前后捏住贴敷的压籽,一松一紧按压,以刺激局部穴位。

3、按压时间:1-2分钟/次,按压时力度以出现酸、麻、胀、痛并可耐受为宜。

4、按压为主,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如胶布过敏,局部出现瘙痒、丘疹,立即撕掉,停3-5天再贴。

二、热奄包治疗

是将加热好的药包放置于患病部位或穴位上,通过热力或蒸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促使中药内粒子渗透到患者病痛所在,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寒消肿、减轻疼痛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症:

1、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腰椎病、肌肉劳损等

2、消化系统疾病:腹胀、腹痛、虚寒性腹泻等

3、呼吸系统疾病:虚寒性咳嗽(将药包放置再大椎穴、肺俞穴)

4、妇科疾病:女性痛经、月经不调等

三、中药硬膏贴敷治疗

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是将多种药物研成粉末,制作成膏状,贴敷在体表局部或特定的穴位上并加热,借助热力通过皮毛腠理,循经运行,以达到疏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痰通络、消肿止痛的一种治疗方法。我科根据三大名中医工作室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现研制出丁芪止痛贴等中药硬膏:

丁芪止痛贴

成分:含有丁香、黄芪、川乌等中草药

功效:温经通路,化痰祛瘀,散寒止痛

主治:各类痰瘀互结导致的寒凝疼痛,如肿瘤疼痛,局部关节疼痛、肿胀、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活动受限。

通络止痛贴

成分:含有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等中草药

功效:追风透骨,舒筋通络,行气止痛

主治:各类气滞血瘀导致的疼痛,如风湿痹痛,腰椎间盘突出痛,膝关节痛,踝关节疼痛。

四黄贴

成分:含有大黄、黄芩、黄柏等中草药

功效:疏风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各类火热毒邪导致的热痹疼痛,如疮痈肿毒,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关节炎。

四、中药沐足

足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足为三阴经(肝、脾、肾)之始,三阳经(胃、胆、膀胱)之终,小腿皮肤角质层薄,血管、神经、肌肉丰富,利用药物吸收,中药沐足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疏通筋骨关节,改善体内的水分分布和血液循环,取上病下取之意,从而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

适应症:

1、内科疾病:失眠、中风偏瘫、高血压、肥胖、泄泻等。

2、疼痛性疾病:骨关节炎、跟痛症、痛经、头痛、腰痛等。

四、低频穴位电刺激

低频治疗实根据传统的中医经络学、脏象学的基本原理,结合现代的电磁波刺激人体穴位,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低频治疗可直接刺激交感神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血液供给营养,提高组织的活力,加速代谢废物和炎性物质的外排,达到止痛、改善血液循环和消炎的目的。低频治疗还可以刺激神经肌肉,引起神经的兴奋和肌肉的收缩,产生运动效应,可以缓解疲劳和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五、针灸

1、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作为中国传统保健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在中国至少流传五千年之久。中医学认为针灸通过疏通人体经络、调和人体阴阳,使人体气血平衡,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及治疗疾病的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通过针刺人体特定的穴位,有调控人体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神经内分泌,调节免疫力等作用。

临床证实,针灸对于头晕、头痛、耳鸣、失眠、烦躁、心慌、胸闷、颈、肩、腰腿痛、腹痛,老年人思维模糊、记忆力下降、中风后四肢无力、言语不清、吞咽困难、手足麻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

2、灸法

灸法古称“灸焫”,该法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并可用于保健。因其制成的形式及运用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天灸等数种。

天灸,灸法之一。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疱的治疗方法。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肤有类似艾灸的反应,并且作用也非常相似,故名为天灸,又称自灸、敷灸、药物灸、发疱灸。天灸既具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可通过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

适应症:

常用于痹症、虚寒性胃肠病、遗精、阳痿、寒性哮喘、婴儿腹泻、中风脱证、虚脱、晕厥、胎位不正、慢性肿疡、神经性皮炎、湿疹、胃下垂、脱肛等,亦可用于防病保健。

六、拔罐疗法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吸附在体表的穴位或病变部位,使皮肤充血,腠理张开,温热之气透入,风寒湿等邪气排出,从而达到解表散寒,舒经通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解毒排脓等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拔火罐使局部充血,可刺激免疫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目前常用的罐具种类较多,有竹罐、玻璃罐、抽气罐、易罐等。拔罐方式有留罐、走罐、闪罐、刺络拔罐等。

七、磁热疗法

是使用中医封包的磁疗包,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祛风止痛、散寒通痹的中药,通过远红外线、磁场的共同作用,将治疗包中的药物活化成分转化为离子状态,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

适应症:

1、神经系统疾病:肢体麻木、萎软、口眼涡斜

2、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气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

3、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胃肠术后康复

4、骨关节系统疾病:肩周炎、腰肌劳损、退行性骨关节病、外伤肿痛、骨科术后康复

5、妇科疾病:乳腺增生、痛经、月经不调、不孕、慢性盆腔炎

6、男性疾病:前列腺增生、不育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