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为拥有国家级保密配方品种的老牌中药企业,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誉远)频频引发
此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已被明确为年的重点工作,再次强调了中医药对于民生的重要地位,也为今年的中医药工作指明了方向。而本次“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进入十四五规划,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在医疗体系中的价值和地位。
近年来,中成药市场开始进入迅速增长阶段。数据显示,这一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2%,到年有望突破亿元。尽管中药在近些年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力挺,整体市场前景受到普遍认可,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推进医疗机构规范药品使用、清出中成药的趋势下,中成药巨大市场也渐渐开始面临危局。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中成药制造业的收入和利润在年前三季度的跌幅均超5%,而且中药类上市公司营收及增幅也是七大子行业下降较多的,约为-6.3%。
事实上,中药企业表现不佳早现端倪。米内网数据显示,受医保控费、重点监控、修订说明书等系列政策叠加影响,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销售额.18亿元,同比下滑1.7%,首次出现负增长。
据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年中报显示,上半年67家中药企业营收总额为亿元,同比下降10%,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下降26%。76%的企业营收为负增长,73%的企业扣非归母净利润为负增长。
近期以来,中药将被纳入集采的消息也不断传出。11月30日,国家医保局就中成药集采的问题在
作为年为数不多的没有出现利润下滑的中药企业,云南白药成绩还相当亮眼。10月29日,云南白药发布了三季报,该上市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双双增长。三季报显示,云南白药今年前三季度完成营收.31亿元,同比增长10.56%;实现净利润42.53亿元,同比增长20.08%。
公开资料显示,云南白药主要业务包括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和医药商业等四大板块。早在年白药牙膏试水成功后,云南白药开始进军“大健康”产业,年推出“稳中央、突两翼”产品战略,年开始实施“新白药、大健康”产业战略,加快了进军“大健康”产业的步伐。目前从业绩来看,大健康产业增长迅猛,特别是云南白药的牙膏业务。
天士力
近年来,天士力也已经确定了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以健康保健产业、医疗与健康服务产业为两翼的高科技国际化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其中,健康服务业下以医疗康复、健康养生和健康管理组成,健康保健产业以天然矿泉水饮品、现代白酒、生物茶、保健品、功能化食品和化妆品组成。
年,步长药业通过以万元收购医济堂和汉通生物各80%股权和投资万设立陕西步长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涉足消毒产品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方向二:布局生物创新药
随着政策的变化,中药企业加大了在生物制药领域的投资和布局。就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医药行业的发展方向就是生物医药。
白云山
10月28日,白云山公布年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白云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1.99%,仅为3.89亿元。公司称,主要因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下属企业销售收到的货款同比减少。
在中成药增长不足,加上辅助用药等政策影响,未来很难持续放量。白云山也在积极推动大南药版块向研发创新方向转型。在研产品投入金额最多的产品是头孢克肟系列制剂和治疗性双质粒HBVDNA疫苗,达到了1.53亿元和1.39亿元。
步长
在中药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进程中,步长制药可以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家企业。据了解,近年来步长制药牢牢把握住行业发展契机,以创新、多方位发展为核心,制定了逐步从本土化企业向全球化企业转型,从中药向生物药转型的发展战略。
目前,步长制药转型生物药主要布局实体瘤、乳腺癌等领域,现有10项生物制品正在研发,部分制品已进入临床II期至III期阶段,覆盖肿瘤、骨质疏松、贫血、关节炎、心脑血管等范围。近期,还有消息显示,步长制药通过控股南京华派,间接得到了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疫苗业务。
天士力
天士力近几年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形成了以现代中药、生物药、化学药三大药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普佑克作为全球唯一上市的CHO细胞表达的尿激酶原产品、国家“十一五”期间唯一一例治疗用一类生物新药,先后被纳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年版)、《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版)、《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版)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版),并于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除了重点产品支撑以外,天士力以上海天士力为生物药板块中心,陆续通过合作组建天士力创世杰(天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并购上海赛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派格生物及健亚生物等投资等举措,在研产品覆盖心脑血管、糖尿病、抗肿瘤三大治疗领域,丰富了生物医药产品集群。
方向三:布局干细胞治疗领域
干细胞近年来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受到全球范围的广泛
随着全球中医药需求的日益增长,近年来中医药国际化成绩斐然。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接受,以及国家政策的助推,中医药产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中医药企业也将走上国际化道路。
同仁堂
10月30日,同仁堂公布年三季度财务报告。今年1-9月,同仁堂实现营业收入90.53亿元,同比下降9.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5亿元,同比减少15.89%。
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同仁堂产品销量下滑,零售门店客流量下降,营收、净利润降幅分别达到16.11%、27.28%。第三季度同仁堂业绩有所回暖。报告显示,年第三季度,同仁堂研发费用支出为.77万元,同比增长20.37%。今年前三季度,同仁堂研发费用支出达到.31万元。
据了解,目前同仁堂已经有十条生产线得到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TGA)的GMP认证。
兰州佛慈也先后获得澳大利亚、日本厚生省的GMP认证证书,取得美国FDA保健品的产品注册证书,在加拿大获得40多个产品的药品注册,成为我国通过国际认证较多、以药品身份注册产品较多的企业之一。
往期推荐
药品、医用耗材接连降价多米诺骨牌效应显现
降价大势下药企路在何方?
国家剑指原料药垄断
基层医生仍面临短缺困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