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起认识子宫肌瘤 [复制链接]

1#

子宫肌瘤(uterinemyoma)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

一、发病率
  

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居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的首位,但其绝对发病率很难确定。根据文献资料,30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

一、发病相关因素
  

1、组织发生


  子宫肌瘤的组织学起源目前意见尚未一致,可能是来自子宫内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增生、分化为平滑肌细胞而形成子宫肌瘤。

2、遗传


  细胞遗传学分析一致证实子宫肌瘤具有染色体的结构异常,这种畸变涉及许多染色体的易位,丢失和重排,这在子宫肌瘤的发病机理中可能是重要的。

 3、子宫肌瘤与雌、孕激素的关系


  (1)雌孕激素水平:局部肌瘤组织中雌二醇含量明显高于周围肌组织所测值,而孕酮含量两者无差别。


  (2)雌孕激素受体水平:因为子宫肌瘤组织内受体浓度高于肌组织,故肌瘤生长活跃者ER及PR水平较高。


  (3)雌孕激素的代谢酶活性:可能由于瘤组织内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活性降低,因而肌瘤组织内雌二醇转化为雌酮的能力比在子宫肌组织内明显为低,导致雌二醇在肌瘤局部的相对蓄积。

 4、生长因子


  (1)表皮生长因子(EGF):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促进子宫肌瘤及肌层的生长。


  (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子宫肌瘤中IGF-1可能是介到导雌激素诱导细胞增殖的媒介,对肌瘤的发生和生长起作用。


  (3)嗜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有人证实BFGF抗体对人子宫平滑肌细胞的特异性结合,作为一种血管源性和致有丝分裂的动因,对子宫肌细胞的生长可能有潜在作用。


  (4)生长激素(GH):GH可以通过增加IGF-1的间接途径或与子宫GHR相互作用的直接途径在子宫上发挥作用,GHRMRNA的存在提示人类子宫是生长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可能促进和维持肌瘤的生长。

一、中医病因病机

1、气滞血瘀

七情内伤,肝气郁结,阻滞经脉,血行不畅,气滞血瘀,积而成块,日久成癥。

2、寒凝血瘀

寒邪客于冲任、胞宫、胞脉,血脉凝涩不行,瘀血乃生,积而成块,日久则成癥瘕。

3、痰湿瘀结

素体脾虚,或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水湿不化,凝而成痰,痰湿与瘀血相博,痰瘀互结,积聚成块,久而成癥瘕。

4、气虚血瘀

素体脾虚,或积劳成疾,气虚行血无力,血行不畅,瘀血内停,积而成块,日久成癥瘕。

5、肾虚血瘀

肾藏精,主生殖,为人体阴阳之根本。若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伤肾,肾虚则脏腑之气失于资助,故血行无力,停滞为瘀,积而成块,日久而成癥瘕。

6、湿热瘀阻

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湿热之邪入侵,与气血相博,或痰湿蕴结日久化热,结于冲任胞宫胞脉,日久成癥瘕。

四、常见症状


  1.月经改变


  大的肌壁间肌瘤可致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粘膜下肌瘤常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浆膜下肌瘤及肌壁间小肌瘤常无明显月经改变。

 2.腹部包块


  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或位于宫底部的浆膜下肌瘤较易从腹部触及。


  3.白带增多


  粘膜下肌瘤可引起白带增多,一旦肿瘤感染可有大量脓性白带。


  4.腹痛、腰酸、下腹坠胀


  浆膜下肌瘤扭转、肌瘤红色变可出现腹痛。


  5.压迫症状


  可压迫膀胱、输尿管、直肠,致尿频,大便困难甚至排尿困难。


  6.不孕及流产


  与宫颈肌瘤、粘膜下肌瘤、多发肌瘤有关。


  7.继发性贫血


  8.低血糖症,罕见

五、治疗


  (一)期待疗法


  适于子宫10周妊娠子宫大小,无症状的子宫肌瘤尤其是近绝经期妇女,期待绝经后肌瘤可自然萎缩。每3~6个月复查一次。如此期间出现月经过多、压迫症状或肌瘤增大尤其速度较快者,应随时改用手术治疗。


  (二)药物治疗


  1.适应证:


  (1)肌瘤症状明显,但不愿手术的45岁以上肌瘤患者,以促进其绝经进程,抑制肌瘤生长,改善临床症状。


  (2)月经量多、贫血严重、因服用铁剂有副作用而又不愿输血,希望通过药物治疗使血红蛋白正常后再手术者。


  (3)有手术高危因素或有手术禁忌症者。因患者本身的某些原因希望暂时或坚决不手术者。


  (4)肌瘤较大而患者年轻、希望保留生育能力者或拟行肌瘤剔除术者的术前准备。


  (5)拟行阴式子宫切除或行宫腔镜、腹腔镜治疗者的术前准备。


  2.常用药物:

(1)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激动剂(LHRH-a)

(2)三烯高诺酮

(3)米非司酮

(三)手术治疗

1.肌瘤切除术


  (1)腹部子宫肌瘤切除术(myomectomy)


  适应症:40岁妇女,有生育要求或患者虽无生育要求,但不愿切除子宫而要求保留子宫者。


  (2)阴道肌瘤切除术


  适应症:带蒂粘膜下肌瘤蒂跟位置低,瘤蒂可于颈管内触及者。


  2.子宫切除术


  (1)腹部子宫切除术


  适应症:患者无生育要求;子宫大于10周妊娠大小;月经过多致失血性贫血;肌瘤生长快较快;有膀胱或直肠压迫症状;保守治疗失败或肌瘤切除后复发。


  (2)阴道子宫切除术


  适应症:子宫12周妊娠大小,盆腔无粘连,无附件包块。


  (四)放射治疗


  适应症:患者月经过多,严重贫血需要做子宫切除,过去对有些患者患有严重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者采用放射治疗。


  机理:以放射线照射卵巢达到人工绝经及放射去势,体内雌激素降低,子宫肌瘤萎缩,子宫出血症状也随之消失。


  (五)介入治疗(经导管子宫动脉拴塞术)


  适应症:


  (1)各种原因需保留子宫者


  (2)月经过多致贫血,压迫症状明显,暂不能手术


  (3)肌瘤剔除后复发,不耐受二次手术

(六)中医治疗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分型论治:

气滞血瘀:行气活血,化瘀消癥,方药:香菱丸加减

寒凝血瘀:温经散寒,祛瘀消癥,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痰湿瘀结:化痰除湿,活血消癥,方药: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气虚血瘀:补气活血,化瘀消癥,方药:四君子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肾虚血瘀:补肾活血,消癥散结,方药: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湿热瘀阻:清利湿热,化瘀消癥,方药:大黄牡丹汤加减

中成药治疗:

(1)桂枝茯苓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血瘀证兼有痰湿者。

(2)大黄蛰虫丸:每次1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血瘀证。

(3)宫瘤消胶囊:每次3-4粒,每日三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血瘀证。

具体治疗要详询专业医生,不得擅自用药哦!

审核:赵钟鸣

编辑:健教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