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系列病例讨论之罕见病十五 [复制链接]

1#

3例垂体脓肿报道及文献复习

1病例汇报

病例1:男,51岁,入院前1年因头痛、性功能障碍就诊外院查颅脑MRI:蝶鞍占位,考虑垂体瘤,不排除瘤卒中可能,行经鼻蝶鞍区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抗感染治疗,恢复良好。4个月前再发头痛,程度较重,伴有头晕,期间晕厥1次,急诊外院查颅脑MRI:垂体窝内见囊状影,考虑垂体脓肿复发可能性大。既往体健。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术前术后查生长激素均正常,术前查LH低于正常值,FSH、PRL、ACTH、TSH均在正常值偏下限,术后查LH、FSH、PRL、ACTH、TSH均低于正常值(详见表1)。颅脑MRI(术前):鞍底骨质下陷,鞍上可见一肿块约1.9x1.4x0.9cm,呈稍长T1、等或长T2信号,增强见边缘环形强化;病灶触及视交叉未见明显压迫之,垂体柄居中,无明显增粗,垂体后叶T1高信号存在。蝶窦粘膜增厚并片状积液,呈长T2信号。颅脑MRI(术后3天):鞍窝可见一囊性灶约1.5x0.65x0.8cm,呈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见边缘环形强化;病灶触及视交叉未见明显压迫之,正常垂体位于上方,垂体柄居中,无明显增粗:垂体后叶T1高信号存在。鼻腔、蝶窦粘膜增厚可见高低混杂信号。

术前诊断为垂体脓肿。行经蝶垂体脓肿清除术,术中见黄白色脓液溢出,鞍膈塌陷,可见垂体及垂体柄完整保留。脓液培养无细菌生长。组织病理不详。术后予稳可信、天册、灭滴灵抗感染,疗程不详。行地塞米松及左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

病例2:男,43岁,入院前2个月体检查颅脑MRI:鞍区占位,考虑垂体瘤可能性大。无头痛、垂体功能减退及视力障碍等表现。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激素检查不详。颅脑MRI(术前):蝶鞍区见一不规则类圆形占位性病灶,大小1.2x1.5x1.4cm。颅脑CT(术前):蝶鞍囊样不均密度影(蝶鞍内见一范围为1.6x1.1x1.3cm囊样密度影,密度稍不均,平均CT值约2~20HU,境界清楚,增强扫描囊壁隐约轻度强化,内部未见明显强化,垂体上抬,鞍底增宽)。颅脑CT(术后):鞍区及副鼻窦区术后改变(蝶鞍区密度不均),CT值为3~40HU,边界不清。

术前诊断为“鞍区占位垂体瘤可能性大”。行经蝶鞍区病变切除术,术中黄脓性液体流出,确诊“垂体脓肿”。培养及组织病理不详。术后予头孢曲松抗感染,醋酸泼尼松5mgQD替代治疗。

病例3:男,69岁,入院前6天劳动后感前额部头痛,呈间歇性闷痛,持续20分钟。呕吐胃内容物,5~7次/日,非喷射性。伴四肢乏力、头晕、耳鸣。入院前5天就诊外院查颅脑CT:“右侧上颌窦及双侧筛窦炎症”,血常规均大致正常,予“头痛宁”治疗,头痛无好转,未再呕吐。入院前4天夜里突发四肢痉挛,持续约2小时,伴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悸、耳鸣、肢体乏力。就诊外院查电解质:“Na+.2mmol/l,Cl-85.1mmol/l,颅脑MRI:“脑萎缩,双侧基底节区和顶叶区少许缺血灶,筛窦炎症”。予补钠、抗感染、改善循环等治疗,仍时有头痛,复查电解质:K3.47mmol/l,Na+.5mmol/l,Cl-88.3mmol/l。尿量增多。既往有“耳鸣、肺结核”病史。查体:T:36.4℃;P:62次/分;R:20次/分;BP:/80mmHg;SPO2:95%(FIO%)。神志清楚、反应较迟钝。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正常。监测24小时尿量~ml。

检查:用药前查生长激素、FSH正常,LH、PRL、ACTH、TSH低于正常值,用药后未见复查激素记载(详见表1)。颅脑MRI(治疗前):垂体外形增大,上缘饱满,对称隆起,鞍底受压下陷,其内见类圆形异常信号,大小约1.5cm×1.1cm,呈长T1,不均匀长T2信号,增强后病灶边缘呈环状明显强化,病灶中央未见明显强化,病灶向上生长触及视交叉,但未见明显压迫征象,垂体柄部分显示不清。颅脑MRI(治疗后):鞍底下陷,垂体外形缩小,其内见异常信号灶,大小约1.0cm×0.6cm,呈等或稍长T1、稍短T2信号,增强后病灶边缘环状明显强化;病灶较前有所减小,信号较前减低,垂体后叶T1WI高信号存在,垂体柄居中,无明显增粗。视交叉及双侧较旁梅绵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为垂体脓肿可能。抗生素治疗:头孢替安6天、特治星15天,氢化可的松、左甲状腺素、去氨加压素激素替代治疗。未行禁水加压素试验。

2垂体脓肿研究进展

2.1流行病学

垂体脓肿是一种罕见可致命的疾病,发病率0.2%~1.1%,上个世纪只有几百例文献报道,大多数是病例报告。Simmonds在年发表第1例垂体脓肿病例报告。迄今为止LIU等人报道的垂体脓肿例数最多,例垂体疾病中有33例垂体脓肿(1.1%)。Vates等人报道例垂体手术中有24例垂体脓肿(0.68%)。Jain等人报道例垂体手术中有6例垂体脓肿(0.6%)。Dutta等人中心的10年间有例垂体病变,超过95%是垂体瘤,仅发现4例垂体脓肿(0.38%)。其他机构报道的发病率为0.4%或0.2%。目前尚无文献报道垂体脓肿的性别差异,年龄波动范围大。高路等人报道例垂体脓肿患者,其中男92例,女例;平均年龄为(43.7±3.1)岁。

2.2发病机制

原发性垂体脓肿指原发于正常垂体(70%),继发性垂体脓肿指继发于有病理改变的垂体(30%)。垂体脓肿的发生可能是血源性播散或邻近感染直接蔓延,可能源于脑膜炎或是鼻窦炎,但很少是海绵窦血栓并发症。感染源常来自鼻窦,很少来自全身败血症,因为有血脑屏障的作用。继发性垂体脓肿常继发于垂体瘤、颅咽管瘤或是Rathke裂囊肿。可能机制是肿瘤影响局部血供及免疫,此外肿瘤坏死导致垂体更易发生感染。继发性垂体脓肿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垂体手术史、垂体放疗史、免疫功能低下,以垂体手术最常见。Wang等人报道12例经蝶窦手术后出现垂体脓肿。Vates等人报道24例垂体脓肿,其中10例既往有垂体或蝶窦手术史。

致病微生物包括革兰阳性球菌(50%)、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真菌、阿米巴和弓形虫。最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少数真菌病例报告,曲霉菌是最常见致病真菌。仅半数病例进行脓液培养,其中大本分病例不能分离出致病微生物,可能是因为培养前用过抗生素或者致病微生物难以培养。高路等人的中心病原学培养阳性率为19.7%,继发性检出率(35.0%)高于原发性(13.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和继发性垂体脓肿的致病菌谱差异较大,前者以革兰阳性菌或革兰阴性菌为主(83.3%),真菌比例较低(16.7%);而后者以曲霉菌为主(42.9%)。Justice等人报道病原学培养阳性率47.5%(90/),最常见的是葡萄球菌属。Dutta等人分离出的致病菌包括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葡萄球菌。Dalan等人报道的1例真菌、细菌培养均阴性。

组织病理学对垂体脓肿的诊断是必不可少的。特征性表现为脓肿壁浸润有多形核白细胞或巨噬细胞。Dutta等人报道有1例不典型性淋巴浆细胞浸润,可能是亚急性或慢性脓肿。Dalan等人报道术后组织病理报告证实有囊腔壁,特点是多纤维组织碎片和肉芽组织伴有急性和慢性炎症浸润,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

2.3临床表现

垂体脓肿进展缓慢,呈非特异性表现,常缺乏感染症状,与垂体肿瘤表现相似。垂体脓肿是炎性蝶鞍病变,常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及垂体功能减退症,一般无垂体功能亢进症,除了肿物压迫垂体柄导致高泌乳素血症。神经症状包括头痛、视觉障碍、颅神经病变、脑积水、心理变化。垂体功能减退症状包括闭经、神经性尿崩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皮质功能不全及高泌乳素血症等。Jain等人报道过垂体功能亢进症,因生长激素增多引起肢端肥大症。当下丘脑受影响时,病人会有不寻常表现,例如嗜睡。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垂体功能减退及视力障碍。

Justice等人发现头痛最常见(76.5%),其次是视力障碍,再者为神经性尿崩症。高路等人分析例垂体脓肿,头痛、头晕等压迫症状例,垂体前叶功能低下例,视力、视野障碍例,垂体后叶功能受累66例,感染相关症状63例。Liu等人发现头痛及尿崩症是最常见症状。VATES等人报道头痛占87.5%,视力障碍占50%,发热或白细胞增多占33%,脑膜炎征象占25%;约30%~50%有垂体前叶激素缺乏或中枢性尿崩症,最早为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其次是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Dalan等人报道1例印度男性,既往鼻窦炎反复发作,严重搏动性头痛6个月,出现垂体功能不全及尿崩症,最早出现缺乏的激素是生长激素,其次是促性腺激素,再者是促甲状腺激素。Jin等人报道8例垂体脓肿,视力或视野受损4例,头痛或头晕4例,发热2例,闭经或月经稀发2例,泌乳、尿崩症及垂体危象各1例。DUTTA等人报道的病例临床表现为全身毒血症,有明显垂体占位效应如头痛及视力障碍,以及内分泌功能障碍,术前3例出现不同程度垂体功能减退,1例出现高泌乳素血症。

2.4MRI成像特点

垂体脓肿在MRI上表现为蝶鞍区圆囊性病变,T1加权像为低或等信号,T2加权像为高或等信号,增强表现为环形强化,中心不强化提示为液体或坏死物。T2加权像呈高信号提示病灶有液性成分。脓肿的信号强度可能受其蛋白含量或出血的影响,对比增强也是可变的。垂体大腺瘤发生中心坏死时,可出现相似影像学表现,增加了垂体脓肿依据影像学诊断难度。垂体柄增粗提示浸润性而非感染性。高路等人报道MRI表现为典型鞍区环形强化病变例(67.4%)。WANG等人报道12例垂体脓肿,58%病例T1像呈低或等信号,T2像呈高或等信号,增强时外周环形强化。Dalan报道病灶MRI环形强化,T2像为高信号。

2.5诊断及鉴别诊断

术前诊断有助于选择手术方案,确定合理的抗生素及疗程。垂体脓肿在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方面与其他垂体疾病表现相似,故术前诊断困难。通常是术后或尸检确诊。术前确诊的准确率不尽相同,wang等人83%,Liu等人50%,Bossard等人24%,VATE等人20.8%。临床诊断标准:炎症反应(发热、白细胞增多);占位效应;局限性脑膜炎、鼻窦炎(头痛和视力障碍);激素缺乏。确诊标准:(a)有垂体占位效应、发热、典型的MRI表现;(b)术中引流脓液,有或没有分离出病原学;(c)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急慢性炎症(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及脓肿壁的组织病理学证据。

垂体脓肿缺乏明显感染征象,应与垂体腺瘤、垂体癌、蛛网膜囊肿、胶质囊肿、Rathke裂囊肿及颅咽管瘤等相鉴别。垂体腺瘤囊变时,其囊壁厚薄不均,内壁多有实性肿瘤,有时囊内可见液体平面;颅咽管瘤多为鞍上病变,MRI呈混杂信号,CT常可见钙化;Rathke囊肿多出现于垂体前、后叶之间,囊壁薄而均匀,MRI强化不明显。Dalan报道一例误诊为蝶鞍区垂体大腺瘤,经蝶手术时却仅有脓液引流。

2.6治疗

垂体脓肿的治疗主要是手术联合抗生素,但少数案例仅用抗生素治疗,另一些案例没有使用抗生素。大部分研究者推荐确诊后立即经蝶窦或开颅进行手术探查,留取脓液进行培养,术后抗生素治疗,根据情况进行激素替代。经蝶窦入路避免脓液污染脑组织、改善视野,因此是首选的方法。当脓肿位于蝶鞍上、经蝶窦手术不能充分引流时或既往有垂体手术史可选择开颅手术。但开颅手术会增加脓液污染脑、脑膜及脑脊液的风险。考虑垂体脓肿时,先广谱抗生素给药,以防疾病进展及后遗症,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疗程2~6周或4~6周,大多数研究者推荐4~6周。抗生素早期以青霉素为主,近年来主要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钠或头孢他啶)。术后动态监测激素水平,垂体功能低下者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如氢化可的松、左甲状腺激素、睾酮、DDAVP。

高路等人分析例垂体脓肿,经蝶窦入路手术例,开颅手术17例,其他方法治疗4例;采取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7d以上,出院后继续口服抗生素2周。Zhu等人报道1例拒绝手术,仅非肠道头孢曲松给药7周。Uchida等人报道一例脑膜脑炎复发患者行MRI检查发现垂体病灶,考虑垂体脓肿可能,经多联抗生素治疗后复查影像学发现病灶消失。LIU等人报道3例根据临床及MRI表现诊断为垂体脓肿,仅静脉给药抗生素治愈患者。在Justice报道的例垂体脓肿,名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而8名患者没有接受抗生素治疗,其余患者无相关资料记载。高路等人中心术后需行激素替代治疗46例,其中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32例,甲状腺功能低减7例,肾上腺皮质功能和甲状腺功能均低减4例,性功能低减3例,因尿崩症需长期口服弥凝片(垂体后叶素)对症治疗9例。

2.7预后

相比于继发性垂体脓肿患者,原发性患者术后视力及内分泌功能改善较为明显。位患者有视力障碍,75.7%得到改善,7.5%没有改善,11.2%没有术后视力评估记录。治疗后少数病例完全康复,大部分病例内分泌功能永久性减退。没有复发垂体的患者头痛均好转,75.7%患者视力好转,例患者中有例出现内分泌功能障碍,32.3%完全恢复,33.8%部分恢复,22.5%没有恢复。术后1年进行垂体功能恢复评估,结果提示甲状腺轴、性腺轴、肾上腺皮质轴及神经垂体功能均低于正常。头痛和视力障碍通常在短暂的干预后就能缓解,但部分幸存患者在保守和或手术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垂体功能减退。研究发现90%垂体脓肿患者促性腺激素急剧减少导致靶腺体功能不全,长期随访后发现近60%促性腺激素恢复正常水平,分析认为慢性脓肿是影响垂体功能预后的重要不利因素。

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后,还是有可能复发垂体脓肿,但是罕见。高路等人随访66例垂体脓肿患者7年左右发现复发8例。Liu等人的报告33例垂体脓肿患者中有复发4例,是中年妇女且有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手术史。例垂体脓肿复发20例,复发率10%,其中例经蝶窦手术出现15例复发(9.7%),29例开颅手术出现5例复发(17.2%)。Jain等人报道6例垂体脓肿,3例因复发而再次手术。Vate等人1例复发。Dutta等人对4例垂体脓肿进行随访4年,2个病人恢复良好,1个病人在1年后复发脓肿,重新手术。10%垂体脓肿患者复发,其中25%既往有垂体手术病史。

垂体脓肿具有致命性。当垂体脓肿并发脑膜炎,死亡率可高大30%~50%。Kotani等人报道1例垂体脓肿进展迅速,治疗前就死亡,尸检确诊。Justice等人报道9例死亡(致死率4.5%),1例垂体卒中,1下丘脑功能失调,3例死因不明,3例并发败血症、脑膜炎或全身疾病,还有1例死于垂体脓肿后遗症。

作者简介

杜晓娟:在读硕士

林丽香:60年代师从我国内分泌学创始人刘士豪教授,学习归医院内分泌科,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内分泌科及梅奥糖尿病中心进修,70年代末在国内率先应用低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明显降低该病死亡率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年在国内率先发现T3优势型甲亢,年至年在国内较早建立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测定及胰岛素原测定,为糖尿病分型及发病机制提供依据,年至年对糖耐量低减进行三年干预治疗,与国外同步探索2型糖尿病预防。先后担任中华内分泌学会委员、福建省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福建省糖尿病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省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卫生组高级职称评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理事、福建省第七届省政协委员、福建省内分泌学会名誉主任委员、福建省社区卫生协会副会长。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2项、省级科技成果奖15项。年省政府授予突出科技人员奖励工资一级,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并先后获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十大杰出女性,医院优秀医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行百佳”、全国三八红旗手。

温俊平: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医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内分泌研究室副主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福建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福建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性腺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和欧洲内分泌学会会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通讯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参加中国Turner综合征专家共识编写。三次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第一完成人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福建省青年科技奖和福建省运盛青年科技奖,获福建青年五四奖章。

黄惠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糖尿病杂志审稿专家,福建省糖尿病学会委员,福建省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二层次后备人选。曾赴日本学习。曾主持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省级、厅级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华系列杂志和SCI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省青年科技奖、省运盛青年科技奖。

梁继兴:在读博士,副主任医师,福建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以共同第一作者在DiabetesCare发表论著1篇,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负责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福建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

李连涛:副主任医师。目前是福建省糖尿病防治中心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承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福建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发表多篇SCI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文章,以共同第一作者在JCEM发表论者1篇,曾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林纬:在读博士生,以第一作者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发表论著2篇,以共同作者发表SCI文章多篇,主持在研福建省卫生厅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年参加全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三等奖,年参加国际甲状腺大会暨美国甲状腺年会作壁报口头发言,年以第一完成人获福建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获福建省青年科技奖。

陈刚: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福建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教授、博导;哈佛大学Joslin糖尿病中心博士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糖尿病学会会员,美国内分泌学会会员,美国甲状腺学会会员,美国骨矿盐研究会会员;通过美国内分泌学会EASP内分泌专科医生考试并获证书;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内分泌内科学》和《临床诊断学英文版》编委;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担任JCEM和DiabetesCare审稿专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编委。多篇论文在欧洲糖尿病学会(EASD)学术年会、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科学年会、美国骨矿盐研究学会(ASBMR)年会、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年会、美国内分泌学会年会(Endo)和国际内分泌大会上口头发言或壁报交流。

医院内分泌科简介

医院内分泌科上世纪60年代由林丽香教授在福建省率先创建,上世纪70年代末在国内率先应用低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明显降低该病死亡率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年在国内率先发现T3优势型甲亢。学科目前系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学科评分总分排列福建省第一)、福建省科技厅优先发展学科,糖尿病专业是福建省级领先医疗特色专业。科室专业技术精湛,综合实力强,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是福建医科大学内分泌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福建省慢病(糖尿病)防治中心和福建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挂靠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专业。

内分泌科现有医护人员38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6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8人,门诊糖尿病专职护士1人,实验室技师4人,糖尿病专科护师3人,2位专家曾在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位专家曾留学日本。1位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位专家入选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和福建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温俊平等),4位专家获福建省青年科技奖(温俊平,黄惠彬、林纬等),3位专家获福建省运盛青年科技奖(温俊平,黄惠彬等),1位专家获福建省紫金科技创新奖。住院病房设有45张病床,建立了垂体、性腺、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症等6个亚专科,收治了大量的内分泌疑难和危重患者,其中《内分泌少见病和内分泌肿瘤的临诊应对》研究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该项目在中华系列杂志和SCI收录期刊上发表文章共17篇,其中,在SCI上发表文章5篇,其中包括在国际临床内分泌代谢领域最好杂志JCEM发表“正常血钙甲旁亢临床特征”论著并被杂志认为“该研究是近几年在甲旁亢领域最好的临床研究之一”,同时参加骨代谢领域最高级别国际性学术会议ASBMR年会做壁报口头报告与国际同行交流,在《中华内分泌分泌代谢杂志》上发表的9篇内分泌少见病文章被国内同行大量应用下载,其中摘要下载总量为次,全文下载总量为次。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医院推广,获得省内外同行的一致肯定。

从7年起,内分泌科每年坚持定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每年8月份的第二个周末):内分泌新进展学习班,其特点突出,每年内容更新,成为科室品牌,在学术界享有盛誉。在教学方面,科室现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已培养毕业研究生多人。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27人;1位专家曾获福建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并主持福建医科大学五年制和七年制内科学内分泌章节教学大纲的编写和修订,参加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分泌内科学》和十三五规划教材《诊断学(英文版)》编写工作。

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奖2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福建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福建省医学科技三等奖3项、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2项;并发表SCI论文40多篇(其中IF5分以上的文章有7篇)、中华级和国家级医学论文30多篇,主编和参编多部内分泌专著;近年中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省级重点和自然基金项目15项、厅级研究项目11项。研究成果在年美国甲状腺年会上口头发言,还有多篇论文欧洲糖尿病学会(EASD)学术年会、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科学年会、美国骨矿盐研究学会(ASBMR)年会、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年会、美国内分泌学会科学年会(Endo)和国际内分泌大会上口头发言或壁报交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