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囊的生理功能 [复制链接]

1#
初期白癜风用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70306/5239420.html

肝细胞能持续分泌胆汁(bile)。在非消化期,肝脏分泌的胆汁主要储存于胆囊内。进食后,食物及消化液可刺激胆囊收缩,将储存于胆囊内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直接从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称为肝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并由胆囊排出的胆汁称为胆囊胆汁。

(-)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胆汁的性质和成分胆汁是一种有色、味苦、较稠的液体。肝胆汁呈金黄色,透明清亮,呈弱碱性(pH7.4)。胆囊胆汁因被浓缩而颜色加深,为深棕色,因HCO-在胆囊中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6.8)。成年人每日分泌胆汁0.8-1.0L。胆汁中除水分外,含有胆盐、卵磷脂、胆固醇和胆色素等有机物和Na+、K+、Ca2+、HC0-等无机物。胆汁是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胆汁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胆盐,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胆色素是血红素的分解产物,是决定胆汁颜色的主要成分;胆固醇是肝脏脂肪代谢的产物。

胆盐与卵磷脂都是双嗜性分子,因而可聚合成微胶粒(micelle),胆固醇可溶入微胶粒中。卵磷脂是胆固醇的有效溶剂,胆固醇的溶解量取决于胆汁中它与卵磷脂的适当比例。当胆固醇含量过多或卵磷脂含量过少时,胆固醇便从胆汁中析出而形成胆固醇结石。另外,胆汁中绝大部分胆红素在正常情况下以溶于水的结合形式(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存在,仅约1%以不溶于水的游离形式存在,后者能与Ca2+结合成胆红素钙而发生沉淀,在某些情况下使游离型胆红素增多,便有可能形成胆红素结石。

2.胆汁的作用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1)促进脂肪的消化:胆汁中的胆盐、卵磷脂和胆固醇等均可作为乳化剂,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在水性的肠液中,因而可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促进脂肪的分解消化。

(2)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在小肠绒毛表面覆盖有一层不流动水层,即静水层,脂肪分解产物不易穿过静水层到达肠黏膜表面而被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的脂肪分解产物,如脂肪酸、一酰甘油等均可掺入由胆盐聚合成的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的混合微胶粒(mixedmicelle)。混合微胶粒则很容易穿过静水层而到达肠黏膜表面,从而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胆汁的这一作用,也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中和胃酸及促进胆汁自身分泌: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后,可中和一部分胃酸;进入小肠的胆盐绝大部分由回肠黏膜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回到肝脏再形成胆汁,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circulation)。返回到肝脏的胆盐有刺激肝胆汁分泌的作用,称为胆盐的利胆作用

(二)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食物是引起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自然刺激物,其中以高蛋白食物刺激作用最强,高脂肪和混合食物次之,而糖类食物作用最弱。胆汁的分泌和排出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

1.神经调节进食动作或食物对胃、小肠黏膜的刺激均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肝胆汁分泌少量增加,胆囊收缩轻度加强。反射的传出途径是迷走神经。迷走神经通过其末梢释放ACh,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和胆囊,增加胆汁分泌和引起胆囊收缩,也可通过促胃液素的释放,间接引起胆汁分泌增加。

2.体液调节有多种体液因素参与调节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1)促胃液素:促胃液素可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肝细胞引起肝胆汁分泌;也可先引起盐酸分泌,然后由盐酸作用于十二指肠黏膜,使之释放促胰液素,进而促进胆汁分泌。

(2)促胰液素:促胰液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胰液分泌,对肝胆汁分泌也有一定刺激作用,主要促进胆管上皮分泌大量的水和HC0-,而刺激肝细胞分泌胆盐的作用不显著。

()缩胆囊素:缩胆囊素可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胆囊平滑肌和壶腹括约肌,引起胆囊收缩,壶腹括约肌舒张,促使胆汁排出;此外,也有较弱的促胆汁分泌的作用。

(4)胆盐:通过胆盐的肠-肝循环返回肝脏的胆盐有刺激肝胆汁分泌的作用,但对胆囊的运动并无明显影响。

(三)胆囊的功能

胆襄的主要功能是:①储存和浓缩胆汁在非消化期,壶腹括约肌收缩而胆囊舒张,因而肝胆汁经胆囊管流入胆囊内储存;在储存期,胆囊黏膜能吸收其中的水和无机盐类,使胆汁浓缩4-10倍。②调节胆管内压和排出胆汁。胆囊的收缩和舒张可调节胆管内压力。当壶腹括约肌收缩时,胆囊舒张,肝胆汁流入胆囊,胆管内压无明显升高;当胆囊收缩时,胆管内压力升高,壶腹括约肌舒张,胆襄内胆汁排入十二指肠。胆囊被摘除后,小肠内消化和吸收并无明显影响。这是因为肝胆汁可直接流入小肠的缘故。

[1]生理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庭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