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今天给大家讲一下黄奶奶的控糖故事,黄奶奶一直以来都很困惑,餐后血糖总是高,吃的再少再素还是不管用,实在没办法自己凭感觉加了胰岛素的剂量,血糖反而变得时高时低,更不稳定。
更危险的是,黄奶奶夜间还会频发低血糖,起初还有些难受的感觉,知道醒来吃块糖或几块饼干补一补,后来这种难受劲也越来越小,往往睡醒才发现血糖低了。
这个现象不知道其他糖友有没有遇到过,如果日常生活中低血糖频繁,会出现耐受现象,耐受之后在睡眠中出现的低血糖会越来越难察觉,特别是老人独居在家时,最为危险,如果不及时纠正,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黄奶奶自己不敢跟孩子说血糖的情况,孩子问血糖怎么样,都说挺好的,自己会少吃多动。直到儿媳过节回家导出瞬感数据时,看到老人血糖真实的情况后,才知道婆婆天天过的有多么痛苦,处于多么危险的处境中。全家人为此担惊受怕、身心疲惫。于是儿媳做了很多功课,在微糖app中了解到了我们的轻松稳糖服务,希望我们团队可以帮助老人全面调整一下,让老人吃饱,合适的打针方案还能够把血糖调好,摆脱血糖忽高忽低的危险,作为子女的在外面才可以放心工作。
黄奶奶是由我来接诊的,沟通之后了解到黄奶奶是1型糖友,糖龄仅有1年4个月,以前身体一直很好,从年轻到发医院,是在1年前酮症酸中毒时入院确诊,当时把家里人都吓坏了,黄奶奶当时突发恶心、呕吐、发烧,电话医院看病,一测血糖都27mmol/l了,立即办理住院进行治疗,医院及时,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从确诊开始到现在一直用胰岛素注射治疗(如图所示),黄奶奶自己平时也会根据血糖高了低了增减胰岛素,饭后1小时一定会去运动,但血糖波动很大。
第一次和黄奶奶沟通时,黄奶奶也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我每天血糖波动太大了,多打了胰岛素,饭后还是高,从吃饭后就一直升高,我看见高了就出去活动好久,活动后又低血糖,我就天天带着饼干出门,低了就赶紧吃几片,太难受了,夜里还会像做噩梦一样难受的醒来,一看血糖又低了。老师,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这个病给孩子们都添了大心思了。”
从我们的对话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老人的苦恼与自责,认为自己成了孩子们的负担,自己想把血糖用药压下来,却总是适得其反,老人很让我心疼,所以,我当时就很肯定的跟黄奶奶说,“有我们在,血糖会好的,您不要害怕”。
很多糖友都有这个情况,餐后高起来压不住,夜间低了又不知如何处理。
这是黄奶奶服务之前的血糖情况,我们可以发现:1、夜间低血糖频繁,2、餐后高血糖多,基本早餐后都高到21以上,3、如果因为夜间血糖低而加餐后,早上的空腹血糖都会很高,4、午餐后运动导致晚餐前低血糖出现较多。5、睡前血糖经常偏低。
因为夜里1天高1天低,午餐后有时居高不下到晚餐前,有时快速下降至低血糖,晚餐后有时明显降低临近低血糖,有时升高持续到睡前;没有固定频发一致的变化规律;通过医生,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一起讨论,与黄奶奶沟通饮食问题较大,先进行饮食、运动指导,再进行胰岛素方案调整。
黄奶奶告诉我怕自己酮症,老人每天会喝很多水,医院治疗的时候,旁边的糖友告诉的,血糖高了自己就悄悄的喝很多水。一位73岁老人,自己唯一的一个目标就是希望自己不要给孩子增加负担。
从黄奶奶的记录来看:
1、饮食存在误区:黄奶奶认为只要自己不多吃太多升糖的东西就没事,却不知道饮食里面的门道太多,不同的搭配和种类不同等对血糖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2、不会根据食物种类的不同判断胰岛素注射时间:黄奶奶不管吃啥食物的时候,都是饭前打了立即吃,人家说速效的起效快,就得立即打。却不知道食物的吸收速度和升糖速度与胰岛素作用时间的关系。
3、黄奶奶之前都是2u的减少增加胰岛素,因为很多人都是这样调的,自己看着很高了也是加2u,饭前低了,就减少2u,不知道低血糖的时候要先加餐纠正低血糖,正常打药吃饭,避免盲目增减胰岛素。
4、饭后运动时间和量掌握不好:其实很多人都会有类似茫然,饭后血糖高,我活动了为什么有时候高了有时候就低了?人家说饭后一小时活动好,黄奶奶也是坚持饭后一小时后去活动,却总也把握不住血糖的变化。
营养师根据黄奶奶的身体情况帮她制定了属于自己的个性菜单,对老年人来说更加简便易行,并特别提醒有便秘的黄奶奶,多增加些叶类青菜,有利于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排便。
黄奶奶以前是早上只喝玉米糊糊、吃鸡蛋,或者馒头和鸡蛋、牛奶的搭配,没有青菜,生病以后听老朋友说不能老吃白面大米啥的,玉米是杂粮,对血糖好,于是老人每顿都会保证生玉米面粉2-3两多做成糊糊吃完,所以早上的血糖几乎都是爆表的。
因为根据营养学来说,玉米面不是属于真正的杂粮,真正意义的杂粮最具有明显的特征就是带壳的,不脱皮的,比如,荞麦粒、整颗燕麦及各种豆类等。所以玉米面脱壳后再打成细粉状,真实的性质与小麦粉接近一样,并且玉米糊糊细腻黏稠,又是水剂,消化吸收快,升高血糖速度就会很快,血糖高了不说还饿的很快,这也是黄奶奶一开始困扰的问题,为什么我吃了饭血糖持续的升高的原因之一了。
其次建议黄奶奶在平时吃的大米里,先加入1/3的杂粮混着吃,可以延缓升糖高峰,不过要从少量加起来,以防胃肠适应不了。
并且我根据黄奶奶的胃肠吸收特点,调整了老人的进餐顺序,让黄奶奶先喝汤-再菜肉-最后菜饭一起吃,荤素搭配,既能吃饱,血糖还不会飙高。黄奶奶发现从饮食上稍作调整,自己的血糖就有了明显的改善,心里很高兴,对控糖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给黄奶奶调整了饮食的同时,根据黄奶奶的血糖情况我给黄奶奶制定了运动处方,把活动时间、种类和量给调整了一下。建议黄奶奶在饭后半小时后,根据血糖的升高趋势就可以进行运动了,建议散步为主,轻度活动,正好压制血糖上升阶段,血糖就不会在1小时升到那么高了。可以避免胃部因剧烈活动造成的不适,还可以看到血糖稳定的变化,以防出现先快速降后升高的现象。平时压制偏高血糖进行轻度活动看看血糖是否平稳下降,如果还是继续上升,再去进行中度活动进行降糖压制就可以了。
饭后血糖不高就不需用活动,要不然血糖还会走低,再进行加餐,加餐把控不好的话,血糖又会高起来,形成恶性循环。黄奶奶早餐后的运动常为八段锦之类的健身运动,中午会出去散步,晚上会散步加做家务较长时间,所以,我根据黄奶奶的血糖波动情况让黄奶奶把运动的种类顺序调整一下。
早餐后的血糖是最容易高的,后面下降少,中午也高,但是后面下降快,晚餐后到睡前还经常走低。所以可以早饭后半小时后散步20-30分钟,然后回家再做家务。
午餐后半小时根据血糖去散步30分钟,然后在家里用1kg的小哑铃活动3-5组就好,血糖降到8-9左右就进行午睡,不要在外面走路两三个小时,太辛苦了。晚餐后就在家中练一练八段锦,活动量适中,还有助于睡眠。从血糖上看初步调整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其实黄奶奶最初是想要一套胰岛素方案,哪怕自己吃的不变,也让血糖波动不这么大,然后我建议黄奶奶先按照饮食方案和我的运动指导结合试试,看看有没有改善,然后连续两天调整后,黄奶奶就看到了自己的血糖变化,发现即使吃的一样,血糖还真是不一样。
右边的两张血糖曲线图就是给黄奶奶进行饮食和运动调整后,老人血糖的改善效果,早餐和午餐的血糖高峰都明显得到了压制,但是餐后和夜间还是有血糖偏低和低血糖的情况的发生,对于独居老人来说,同样是致命的危险。
洛医生根据黄奶奶饮食和运动调整之后的血糖情况,调整了用药方案。咱们前面的基本介绍里说过,黄奶奶服务开始时询问的胰岛素剂量是诺和锐早:8u中午:6u晚:8u重组甘精:晚上5u,做了调整之后,诺和锐早:7u中午:6u晚:6u甘精:晚上4u,从整体上看胰岛素的用量是减少了。
黄奶奶有个疑惑,血糖高不应该加胰岛素吗?为什么洛医生给减少了胰岛素,血糖反而比以前好很多了呢?相信很多糖友也会有这个想法。
这就应用到了第三个技巧:根据食物种类不同判断胰岛素注射时间。
1.我一开始就问过黄奶奶关于打完针多久吃饭的,黄奶奶说从开始用胰岛素就都是打完就吃的,大家不都说速效就是要打完就吃的吗?这就是大家普遍存在的盲目听从别人意见的现象。
2.(本人和黄奶奶江苏人,时间长了可以听懂2/3的奶奶的方言,奶奶很暖,特意说的很慢,怕我听不懂。所以,我俩电话时基本都会有半个多小时。)我给黄奶奶电话讲了诺和锐胰岛素的特点是啥后,黄奶奶说自己又学会了一项本领,现在才明白胰岛素作用发挥过程是怎么样的,以前都是听别人一句是啥就是啥,这下自己可以跟老街坊得瑟一下了,特别可爱的奶奶。
其实大家所用的诺和锐胰岛素起效时间是5-15分钟,胰岛素力量最大高峰期的时间是打完30-90分钟之间,然后它从开始发挥作用到结束作用会持续3-5小时,所以,咱们要根据吃的啥?升糖快不快?自己吸收的快不快?等等,结合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吻合好,这样胰岛素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压住食物的升糖高峰,血糖才不会吃完饭就高了。
3.食物作用高峰与胰岛素作用吻合好了,就会看到其实胰岛素用不了那么多啦。
为了方便,洛医生观察黄奶奶服务中期的血糖波动情况及生活习惯,帮助制定了一套根据血糖范围设定的剂量,黄奶奶拿到这个方案后,就像拿到了定心丸,心里超级踏实,说自己以后不再会害怕加多剂量低了,减少剂量多了又高的情况发生了,以后离开老师们的管理自己也有一套方法控糖了。
总结出来就是咱们说的第四个技巧了:如何根据血糖范围灵活增减胰岛素剂量。
1.观察自己血糖的真实的变化,医生给出的方案是基础,剂量改变的基础都在这个方案上进行的。
2.学会分析自己餐前血糖高低的相关因素,比如偶发的黄昏现象,或自己餐前加餐过量导致等。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稳定规律。
现在咱们看一下黄奶奶使用了灵活方案后血糖明显的变化,血糖稳定了很多以后,黄奶奶的积极性更高了,对自己调糖能力的提升非常满意,不会像以前那样胆战心惊了,自己还经常会给老街坊科普,让大家都注意自己的血糖,别不当回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