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727/7337068.html化学二轮(第十篇)
高中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点梳理
一、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
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
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
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
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导图
高考复习生物第26组
第26组
.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减少。对!
.胰岛素是人体中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能提高血糖浓度。对!
.胰腺中的腺泡组织属于外分泌部,具有导管,能分泌消化酶;胰腺中的胰岛组织属于内分泌部,无导管,能分泌激素。对!
.因为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是肝脏等处的细胞,而非肌细胞。肝糖元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肌糖元不能分解成葡萄糖。对!
.胰岛素的增加直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降低,但是胰高血糖素的增加直接导致胰岛素的增加。对!
.验证雄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普遍采用先切除后再移植的方法进行二次对照。
错!甲状腺是柔性的器官,很难移植,采用的是摘除-注射法。
.所有的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或少数几种靶细胞或靶组织。
错!有些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细胞,如生长激素。
.能合成激素的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腺的细胞会合成激素。
错!有些内分泌细胞分散分布于肠胃道。
.细胞产生的激素、淋巴因子以及神经递质等都属于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对!
.在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的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增加。对!
每日生化练习
初中生物知识点复习(第十七组)
第六单元?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章根据?物的特征进?分类
?、尝试对?物进?分类
概念:根据?物的相似程度把?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
征进?科学的描述
?物分类法依据:?物在形态、结构等??的特征
?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关系
藻类植物:?绵
?种?(孢?植物)苔藓植物:葫芦藓
植物的分类蕨类植物:肾蕨
裸?植物:油松
有种?(种?植物)被?植物:??(单?叶植物)、向?葵(双?叶植物)
环节动物:蚯蚓
节肢动物:蜜蜂、蜘蛛、蜈蚣、虾、螃蟹
?脊柱(?脊椎动物)腔肠动物:珊瑚?、海葵
软体动物:河蚌、?螺
动物的分类?类:鲫?
两栖类:?蛙、蟾蜍
有脊柱(脊椎动物)爬?类:壁?、蜥蜴、?、鳖、鳄?
?类:家鸽
哺乳类:家兔、猫、?
?、从种到界
?物分类的?的和依据
?物的单位:?、纲、?、科、属、种
?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种、?属、?科、奇蹄?、哺乳纲、脊索动物?、动物界
桃:桃种、梅属、蔷薇科、蔷薇?、双?叶植物纲、种?植物?、植物界
第?章认识?物的多样性
?、?物多样性的概念
世界已知的种类很多
?物种类的多样性我国已知的种类很多
?、理解?物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种间?物基因多样性
种内?物基因的多样性
?态系统的多样性成因:地形复杂、?候多样
类型: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海洋等
三、三者之间的关系:?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每种具有独特基因库
的?物?态系统中的其他?物是相联系的。?物数?的减少,将导致基因资源损失,并且必
然影响它所在的?态系统。?态系统发?剧烈变化。将会加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的丧失。
附:中考化学知识点-11
六、、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W。
13、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6、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7、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20、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21、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Na++H+?+SO42-),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2、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3、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
★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SO2、SO3?、P2O5?、SiO2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
2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7、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8、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
29、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
30、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31、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如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CH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