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准爸妈必看胎儿体重越大越好吗 [复制链接]

1#
生活中经常听到亲朋好友

尤其是家里老一辈这样夸奖小朋友:

你看这小宝宝胖嘟嘟真可爱啊!

长大之后肯定是个健壮的小孩子

巨大儿,你好

巨大儿对比图

前段时间,我们妇产科VIP病区一位年轻妈妈剖宫产生下一名克的男婴,邻近房的产妇家属都过来看稀奇,纷纷称赞该产妇生了个”大胖小子“,都十分羡慕宝宝壮实。但她们不知道的是,即使是剖宫产,这位妈妈依旧比别人辛苦很多。我们称这名男婴为“巨大儿”。

年1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在「年巨大儿指南」的基础上做了部分更新,旨在为巨大儿的预防提出更好的建议:胎儿并非越大越好。巨大儿分娩时难产的可能性大,还容易引起产妇子宫脱垂、产后出血等;而巨大儿本身面临着代谢性疾病、心脏畸形、智力障碍甚至脑瘫等风险;长大后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明显高于正常人。

那么什么叫巨大儿呢?

定义:胎儿出生体重超过g称巨大儿。国内发生率约7%,国外发生率为15.1%,男胎多于女胎。

胎儿体重估计

一、胎儿体重的几种预测方法

1.孕妇自身估计:根据本次和上次妊娠子宫大小,有分娩经历的孕妇常能准确的估计胎儿体重。

2.根据病史估计:孕期体重增长大,特别是孕后期体重增长过快,胎儿一般偏大。

3.根据双亲身高:孕妇及其丈夫身材高大者,一般胎儿偏大。

4.临床估计:

临床上常根据宫高和腹围估计胎儿体重,宫高+腹围(cm)>cm,常提示胎儿体重较大。

公式1:估计胎儿体重(g)=0.3×宫高×腹围+g(适合于宫高×腹围>的孕妇)

公式2:估计胎儿体重(g)=×宫高+20×腹围-

根据公式1和公式2估计胎儿体重预测巨大儿的符合率分别为78%和71%。

二、胎儿体重的超声预测

1.根据胎儿测量指标预测巨大儿:双顶径>mm,约90%为巨大儿;腹围≥36cm,可预测82%的巨大儿;股骨长>78mm,90.69%为巨大儿;双顶径+股骨长>mm者,发生巨大儿的概率明显增加。

年《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年—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肥胖率则由0.5%增至7.3%。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也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9.5倍。

我们来了解一下,

哪些因素容易引起巨大儿?

母亲糖尿病和肥胖是导致巨大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只有10%的巨大儿有发病的高危因素。

一、母亲因素:

1.糖代谢异常:糖尿病产妇母体高血糖外,还存在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据统计产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使巨大儿发生率下降。

2.孕期增重:当孕妇妊娠期间体重增加超过13.62kg时,发生巨大儿危险为30%

3.营养过剩

4.过期妊娠:较非过期者巨大儿机会高3-7倍,经产妇过期妊娠出生巨大儿的机会更高。

二、胎盘因素:

1.胎盘循环: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可调节胎盘血管床血管阻力。改变血流。

2.胎盘转运:葡萄糖脂肪酸的转运率。

3.胎盘激素;胎盘分泌生长因子和各种激素可调节胎儿生长发育,其中胎盘生乳素可刺激胎儿产生IGF-1促进胎儿生长和发育。

三、胎儿疾病:

1.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巨大儿,巨舌,脐膨出,羊水过多和早产)

2.Simpson-Golabi-Behmel综合征(X染色体连锁遗传病)

3.Sotos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4.胰岛细胞增殖症

5.高胰岛素血症

四、其他因素:

种族、人种、双亲体形大,尤其母亲体形大等。经产妇和前次分娩过巨大儿的孕妇更易分娩巨大儿,亦即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加,胎儿体重会逐次增加。

那么巨大儿会有哪些合并症和并发症呢?

一、头盆不称:分娩时头盆不称、产程延长和手术产如产钳和剖宫产等发生率增高。

二、肩难产:巨大儿的主要危险是肩难产及由此产生的伤害。g以上巨大儿肩难产发生率3%-12%,g以上发生率8.4%-14.6%。三、子宫收缩乏力:容易引起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

四、新生儿臂从神经损伤

五、胎儿畸形:有报道空腹血糖低于mg/dl、-mg/dl和mg/dl以上者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分别为2.1%、5.2%、30.4%

六、新生儿期疾病:出生后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如未及时诊断和处理可危及生命或致不可逆脑损害。其他新生儿产伤和并发症包括:锁骨骨折、红细胞增多症及高胆红素血症。

七、远期并发症:有统计体重较大的儿童在儿童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Wilms瘤和成神经细胞瘤发生率增加。在儿童期更易发展成肥胖病。妊娠糖尿病分娩的巨大儿在以后更易发展成2型糖尿病和肥胖。

那么该如何预防呢?

孕期适当控制营养,

注意体重增长速度按时产检,

遵照营养门诊医生医嘱,

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

END

文字: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VIP病区姜则叶

编辑:姜则叶

图片:网络

欢迎转发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未经允许,谢绝商业转载

往期文章:《同时获赠两面锦旗,医院的医生护士做了什么?》

往期文章:《魅力产科VIP门诊来啦,产检终于可以不用排队啦!》

往期文章:《准妈妈“想太多”,可能会伤害孩子一辈子!》

往期文章:《社交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