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会诊病例分享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化疗 [复制链接]

1#

在不久前第二届同写意前沿技术大会前举办的“金鸡湖中国新药研发领袖峰会(闭门会)”上,近百位创新机构的缔造者,激情豪迈地介绍各自的在研新药。其中,不乏全球首创(First-in-class,简称“FIC”)新药研发的先行者,有的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业界对于“FIC新药”的理解仍不一而足,与会研发领袖们有个共识,FIC新药至少在作用机制上是同类产品中全球范围内最早跑出来的一个。

本次论坛近20位中国新药开发的领军人物将报告其各自潜力FIC新药项目,分享他们关于药物发现与开发的最闪光的思想智慧。如何基于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立项一个FIC新药?怎样选择独特的适应症与靶点?如何找到产异化的市场进行产品的目标设计?怎样基于动物试验数据更好地预测临床疗效?

每个报告20分钟+10分钟专家提问。区别于项目路演,每个报告将包括三个部分/p>

项目的立项背景(Backgroundofthisfield):临床需要与市场定位,适应症与靶点选择,技术源头);

项目目标(ProductProfiling):技术特征及关键试验结果;

后续展望(Perspective):临床开发及生产和注册策略等。

我们希望,借由这些FIC新药道路的探索样本,窥见新药开发先行者的勇气与智慧,引领行业把握下一个十年中国医药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本次论坛可为企业、机构提供冠名沙龙、会场展位、会场广告、会刊彩页等多形式的宣传展示。

大会日程

9月11日

小分子FIC新药开发

09:00-09:10

大会致辞

09:10-09:40

从Th-GM炎症机理发现,到创新靶向药的美国临床实验

傅新元健艾仕(杭州)生物董事长

09:40-10:10

全球第一个免疫小分子抗原呈递细胞药普那布林的研发

刘扬大连万春布林医药COO

10:10-10:40

国际首创小分子AuroraA激酶抑制剂VIC-临床开发

张劲涛捷思英达生物创始人、CEO

10:40-11:00

茶歇

11:00-11:30

小分子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本维莫德的全球开发

陈庚辉广东中昊药业总经理

11:30-12:00

新的抗肿瘤药物SHP2小分子抑制剂的研发

周文来北京加科思新药高级副总裁

12:00-12:30

选择性CDK9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与临床开发

兰炯劲方医药联合创始人、CEO

12:30-14:00

午餐

14:00-14:30

全球最新靶点及重要在研药物分析

王刚科睿唯安生命科学与制药事业部大中华区首席科学家

14:30-15:00

治疗医疗器械相关生物膜感染的多靶点偶联分子

马振坤丹诺医药(苏州)创始人、CEO

15:00-15:30

治疗NASH的小分子FIC新药ZSP的研发

陈小新广东众生睿创生物联合创始人、总裁

15:30-15:50

茶歇

15:50-16:20

脑卒中新药依达拉奉右莰醇复方注射液的研发

王鹏先声药业集团研发高级副总裁

16:20-16:50

分子伴侣介导蛋白降解技术应用于抗癌药物研发

英伟文珃诺生物(杭州)创始人、CEO

16:50-17:30

圆桌讨论:研发First-in-class新药—挑战与智慧

何如意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理事长

张连山恒瑞医药副总经理

江宁军基石药业CEO,董事会主席

李宁君石生物CEO

周国瑛亦诺微医药创始人、CEO

申华琼天境生物科技CEO

李靖药渡董事长

9月12日

生物技术FIC新药开发

09:00-09:30

打造LVGN交联抗体实现CD激动剂肿瘤免疫治疗零的突破

王结义礼进生物(上海)董事长、CEO

09:30-10:00

肿瘤免疫新靶点抗体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卢宏韬科望(苏州)生物共同创始人、CSO

10:00-10:30

全球首例治疗肺动脉高压(PAH)抗体新药的研发

景书谦鸿运华宁(杭州)生物创始人、董事长、CEO

10:30-10:45

茶歇

10:45-11:15

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TCR-T免疫细胞治疗药物TAEST的研发

李懿广州香雪生命科学中心CEO

11:15-11:45

针对实体肿瘤的溶瘤病毒FIC新药研发

周国瑛深圳市亦诺微医药创始人、CEO

11:45-12:15

首创新型蛋白吸入制剂的研发

潘海杭州先为达生物创始人、CEO

12:15-12:45

ALK-1抗体FIC抗肿瘤新药的临床开发

童友之苏州开拓药业创始人、CEO

嘉宾简介

傅新元健艾仕(杭州)生物董事长

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先后任教于耶鲁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人类免疫和炎症实验室主任。发现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于年被美国《科学》Science评为十大重大科学成就之一。基于最新有关炎症机理的原创发现,Th-GM(T辅助细胞产生GM-CSF),创建了GenErosBioPharmaLTD,研发总部在杭州,研发的基于炎症关键新机理的重头创新药,已获FDA临床IND批准,即将进入美国多项临床试验。基于Th-GM新机理研发的创新药,将互补甚至逐渐取代针对炎症的anti-TNF抗体类药物。

刘扬大连万春布林医药COO

曾任国药集团抗肿瘤平台市场医学总监,诺和诺德、诺华制药肿瘤药品事业部、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品牌负责人,MedallySolutions创始人、COO。拥有近20年销售管理、市场、准入与医保谈判、BD、创新药临床开发与上市后医学等各方面经验,领导过格列卫、达希纳、多吉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在中国的商业化推广,领导过中国第一部肝癌病理共识的撰写,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外聘研究员。

张劲涛捷思英达生物创始人、CEO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博士后,芝加哥大学BenMay癌症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任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MediChemLifeSciences和DeCodeGeneticsInc.部门总监;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和CEO;捷思英达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和CEO。荣获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陈庚辉广东中昊药业总经理

作为科研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领军人才,他领衔研发并主持了全球首创新药(First-in-class)本维莫德乳膏从发现、研发、上市和产业化的全过程,拥有从企业创业、股票上市和经营管理上市公司的经验;拥有40余项涉及生理、药理学、免疫学、肿瘤学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发明专利,有专著和论文20多篇。陈庚辉于年从加拿大SimonFraser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他是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和完成人。

周文来北京加科思新药高级副总裁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后。曾任美国诺华生物医学研究中心肿瘤事业部主任,领导创新药研发和转化医学研究,成功完成了多项肿瘤创新药的研发,在诺华工作期间担任博士后导师。从事肿瘤创新药研发多年,在临床前候选小分子和抗体药物的筛选及确定,在生物标记物的发现、转化医学研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专家、高级(教授级)工程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麒麟”领军人才。

兰炯劲方医药联合创始人、CEO

兰州大学博士,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后。曾就职于美国诺华和上海恒瑞等公司,年加入扬子江药业,先后出任扬子江药业上海海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拥有20年以上的科研及工业界从业经验,涉及抗癌、抗炎、抗菌、代谢和中枢神经药物多个领域的开发研究工作。曾先后在国外领先杂志发表论文和专利90余篇,并主导开发了15个临床化合物和多个临床前化合物。

王刚科睿唯安生命科学与制药事业部大中华区首席科学家

拥有15年的制药行业经验,先后服务于知名CRO和生物技术公司,长期从事创新药和仿制药的开发。领导了系列新药项目临床前开发,并支持多个国际新药项目的早期临床开发,以及仿制药的ANDA上市。带领科睿唯安解决方案专家团队陆续研制、发表、参与生物医药行业诸多重磅报告,如《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动态与趋势》、《生物医药投融资态势》、年《我国重大新药创制能力评估评价》、《亚太制药创新报告暨榜单》、《寻找解决方案-中国的下一代肿瘤免疫研究》、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蓝皮书》等。

马振坤丹诺医药(苏州)创始人、CEO

获康涅狄格大学博士学位并在波士顿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曾主导多个上市和临床新药产品的研发。早年曾在雅培实验室领导抗菌新药研发工作并参与创建高峰公司,回国前在全球结核病新药研发联盟任首席科技官,年回国建立丹诺医药,专注差异化抗菌新药产品研发。主持过多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项目。作为评审专家,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欧盟疾病防控中心、盖茨基金会、惠康基金会等机构的项目评审工作。发表学术论文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0多项。

陈小新广东众生睿创生物联合创始人、总裁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众生药业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创新药事业部总监,具有12年新药研发经验,领导完成了8个一类创新药和2个改良型新药的IND申请并全部获批临床,其中国内首个获批临床治疗甲型流感的化学一类新药ZSP已经进入III期临床,涉及疾病领域包括肿瘤、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包括PCT专利在内的发明专利授权35项;发表学术论文30篇。目前,陈博士担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委员、中国NASH新药联盟副主席。

王鹏先声药业集团研发高级副总裁

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曾供职于亚宝药业集团(研发副总裁暨苏州亚宝总裁)、药明康德(研发生物学副总裁)及美国先灵葆雅(现默沙东,资深研究员)。曾主导或负责20余项创新药物的研发,其中同类最佳新药IL-5单抗(SCH,Reslizumab,Cinquil?)已在海外上市,全球首创新药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已提交中国上市申报,其它10余项创新药研究已进入临床阶段。

英伟文珃诺生物(杭州)创始人、CEO

创办珃诺生物,专注于全球创新的小分子药物研发。曾在日本盐野义波士顿分公司担任研究员;在Nasdaq上市公司SyntaPharmaceuticals担任化学研发副总裁和领军科学家(Fellow),是ExecutiveCommittee成员。期间发起并领导多个肿瘤药物开发项目,包括临床三期抗肿瘤药物Ganetespib和HDC平台技术。HDC项目以2.49亿美金估价转让给美国的TarvedaTherapeutics,平台的领先化合物PEN-的大中华地区共同开发和商业化的权益在年3月被赛生医药获得。

王结义礼进生物(上海)董事长、CEO

美国纽约石溪大学博士,癌症生物学肿瘤免疫学及新药研发专家,历任雅培、艾伯维资深首席科学家,主导研发了多种药物进入癌症治疗临床试验,包括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及抗体药物偶联体(ADC)。拥有26年新药研发经验,擅长药物靶点发现验证、药物设计功能筛选评估、及临床开发策略。其创建的礼进生物是一家专注肿瘤免疫激动性抗体及癌症治疗研发的创新药公司,凭借团队对肿瘤免疫与抗体工程的深入理解,以全球创新的交联抗体功能技术平台,打造高竞争力的免疫激动性抗体新药,开发世界领先的癌症免疫组合治疗。

卢宏韬科望(苏州)生物共同创始人、CSO

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系主任RichardA.Flavell,在工业界有二十年的经历,在小分子和抗体开发领域都拥有丰富的经验。曾参与创办再鼎医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官,帮助再鼎建立完整的产品线并且完成多个重磅品种的引进。此前担任葛兰素史克高级总监和首任全球神经免疫部门(NeuroimmunologyDPU)负责人,主导GSK中国研发中心的神经免疫研发的战略和执行。卢博士在美国期间在Berlex及BayerScheringPharma工作,主要负责对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的新靶点的鉴定和验证。

景书谦鸿运华宁(杭州)生物创始人、董事长、CEO

早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长期就职于美国BMS和Amgen公司,拥有三十多年生物医药研究和开发经验。景博士曾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5篇《Cell》论文);申报国际、美国和中国专利50余项。目前鸿运华宁的产品管线中包括已经完成临床2期的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两个原创抗体新药,正在进行中、美联合1b期临床试验的治疗成人和儿童肺动脉高压的两个原创抗体新药,以及9个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和14个处于早期研发阶段的GPCR抗体或Bibody原创新药项目。

李懿广州香雪生命科学中心CEO

开发出了全球第一个人源高亲和可溶性TCR,使TCR识别pHLA的亲和性提高了万倍以上。曾在英国Immunocore公司领导团队成功研发多个高亲和性TCR,最终用于FDA批准的免疫治疗临床研究产品。年全职回国,开展多方位的基础与应用免疫治疗研究,并主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亲和TCR介导的T细胞治疗平台。带领团队研发的特异性TCR-T产品TAEST注射液,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IND)许可的TCR-T临床药物。

周国瑛深圳市亦诺微医药创始人、CEO

年国际“抗病毒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在抗病毒与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研究20余年,主持十三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等科研项目。周博士是疱疹靶向溶瘤病毒的国际发明人年在深圳创办亦诺微医药,主领实体肿瘤的溶瘤病毒免疫治疗及联合用药的创新药物研发,首个产品进入PhaseI临床研究。

潘海杭州先为达生物创始人、CEO

拥有20年新药研发经验,是全球肝脏疾病药物和抗病毒新药研发的领导者。作为主要研究人员领导或参与了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糖尿病、肿瘤,骨质疏松症等领域多个新药研发及上市申请,主持研发的两个一类新药已在中国获得新药证书,获得五个一类新药临床批件。曾在安进公司工作近十年,回国后加盟北京凯因科技任研发副总。现为中国NASH新药联盟创始成员和美国肝病学会成员。其创建的先为达生物专注于肝脏、肺脏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已完成Pre-A轮和A轮融资2.3亿元人民币。

童友之苏州开拓药业创始人、CEO

美国康奈尔大学药理学博士及博士后,曾获得美国癌症学会年轻科学家奖和葛莱素肿瘤学者研究奖。年入选姑苏领军人才,年获得苏州市十佳魅力科技人物。其一手创办的开拓药业,是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苏州市姑苏重大创新团队领军企业,公司于年5月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HK),深耕前列腺癌、乳腺癌、肝癌、脱发治疗等领域,专注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及产业化。公司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支持。

注册报名

本次活动全部采用线上注册的方式

注册链接:

分享 转发
TOP
2#

12月9日上午,淮南东方总院核医学科顺利完成淮南市首例PET/CT检查,成功为一名介入科患者进行了全身肿瘤排查,检查结果深入、细致,为患者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早就听说过‘查癌神器’PET/CT可以把全身的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情况都拍出来,但那都是大城市才有的高端仪器,咱们去检查一趟实在不容易!医院现在引进PET-CT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检查了,真的是造福我们淮南老百姓啊!”这位患者黄大爷今年65岁,医院查血和CT,发现肿瘤指标高,但原因不明,听说东方总院引进PET/CT后,第一时间进行了预约检查。

核医学科主任王健介绍说,PET/CT一次显像就能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精准等特点,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淮南东方总院最新引进的uMI型PET/CT,拥有着世界领先水平的96环超清高速光导系统,有利于小病灶早期发现。uMI作为超高灵敏度的设备,完成一次检查仅需10-20分钟,日常的检查放射性剂量比较低。

PET/CT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它是将PET与CT融为一体,既有核医学影像的代谢高敏感性,又有常规影像的解剖精确性,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在现代医疗实践中,对于医学影像的要求不仅是要能看得到、看得清、看得准,更希望能“看得早”,在恶性肿瘤没有出现症状之前就捕捉到微小病灶在代谢水平上的早期变化,而PET/CT正是承担了这种功能。“一个项目,检查全身,排查早期微小肿瘤”、“能够提供较为准确客观的病灶全息图,堪称‘生命雷达’”,PET/CT以其强大的功能为大众称道,尤其在肿瘤方面提供"四定"(定位,定量,定性,定期),更显独特优势,甚至成为很多高端体检和肿瘤早期筛查的金字招牌。

哪些人适合做PET/CT检查?

1、恶性肿瘤患者,首先,PET/CT对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卵巢癌、淋巴瘤、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其次,通过全身PET/CT检查,医生对肿瘤是否发生了转移以及转移的范围一目了然,对临床医生是否需要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切除的范围以及疗效的评估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指导作用,突出"四定"优势。

2、神经系统疾病患者,PET/CT可用于癫痫灶定位,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卒中、脑血栓或脑溢血后脑功能情况以及脑缺血前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3、心血管疾病患者,PET/CT对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存活心肌的准确评价,确定是否需要行溶栓治疗、安放冠脉支架或冠脉搭桥手术,并且通过治疗前后显像对照评价治疗效果,都有独特优势。

一次PET/CT检查到底会产生多少辐射剂量呢?

受检者收到的“PET”辐射主要来自于注射的放射性造影剂,而新型的PET/CT只需要极少的造影剂,产生的辐射也就很少了,一般一次“PET”的辐射剂量大概为5毫西弗。东方总院引进的高端PET/CT依托于SMART3D和KARL3D算法,大大降低PET检查的注射药量和CT检查的辐射剂量,更绿色安全。

多项国内外研究数据表明,受检者做一次PET/CT检查收到的辐射剂量大约在8-13毫西弗左右(相当于做一次腹部增强CT受到的辐射剂量)。那么网上传说的“一次全身PET/CT”检查相当于一小时接受正常人30年的辐射,相当于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第二天站了一天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最新研究表明低剂量电离辐射(小于毫西弗)不具有致癌风险,因为自从人类文明出现开始,就一直生活在低剂量辐射的环境中,所以说受检者对于PET/CT检查辐射完全不必谈虎色变。

做PET/CT前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禁食、禁饮含糖饮料6小时及以上,可饮水。心肌PET、PET/CT检查根据需要由医生安排饮用含糖饮料。

2、糖尿病患者可正常服用非胰岛素降糖药物,且将血糖调整到10mmol/l以下。

3、检查当日不要穿着带有金属拉链、纽扣、金属装饰的衣物,如穿着应在检查前更换病号服或去除所有佩戴的金属物品及饰品,女士还应去除带有金属垫圈的胸罩。

4、检查当日请携带本人近期的病历资料,包括CT、MR等影像胶片、血液化验结果、病理报告及放疗、化疗治疗摘要等。

5、受检者或家属应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实际病情及治疗情况,如近期内进行过消化道钡餐、胃肠镜等造影检查需特别说明,以便合理安排检查和时间。

6、妊娠或哺乳期女性需提前告诉本科室,以便得到合理的检查指导。

7、如果您不能耐受平卧20分钟或患幽闭恐惧症,请务必告知。

8、PET/CT检查使用的放射性药物衰变期很短,药物保存时间有限,请严格按照预约时间到达,确系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检查,需要提前24小时于工作时间内通知本科室。否则由此带来的药费损失将由受检者承担。

预约咨询电话(请至少提前一天预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3#
患者郭ZC,男,57岁。年7月因咳嗽2个月做CT检查,发现右肺门及右肺上叶多发占位,双肺多发结节;头颅MRI:左侧额叶转移灶;支气管镜活检病理:(右下叶活检)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符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既往史:患糖尿病3年余,间断口服二甲双胍等,血糖控制在7-10mmol/L;患高血压3年余,口服降压药,血压在-mmHg/90-mmHgh范围。

临床诊断: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T4N2M1c,IVB期

二型糖尿病(T2MD)

高血压病

患者于-08-05至-11-03参加临床试验,接受“依托泊苷+卡铂+PD-1抗体”方案治疗共5周期。于第2、4周期复查CT,病灶明显缩小,获部分缓解(PR):于年10月,治疗3周期后发现血糖明显升高,波动于14-27.3mmol/L,给予甘精胰岛素(来得时)12U早餐前,精蛋白锌赖脯胰岛素(优泌乐50R)4U三餐前,血糖仍在20mmol/L以上,来得时加量至18U早餐前,优泌乐50R8u三餐前,血糖控制仍欠佳,波动于10-20mmol/L。第5周期化疗后在内分泌科治疗:来得时28U晚22点,优泌乐11u三餐前,血糖波动在5-13mmol/L。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是免疫治疗过程中罕见的irAE,常以酮症酸中毒表现发病,危及生命。同“经典”I型糖尿病相似,可检测到胰岛素抗体阳性和易感HLA基因阳性。

该患者用药前确诊为II型糖尿病,长期服用降糖药可控制。使用PD-1抗体3周期后血糖明显升高,达到20mmol/L以上,多次上调胰岛素用量,最终胰岛素总量达到61U才能控制血糖到正常水平。由于患者胰岛素抗体阴性,且使用胰岛素治疗总量(61U)已超过I型糖尿病常用剂量(约40-50U),无法判断该患者使用PD-1抗体后是诱导I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胰岛素缺乏)还是重型II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需进一步完善胰岛功能和C肽释放试验等检查。但无论哪种,如未能得以有效及时的处理都会生成严重后果。

河南省“肺癌多学科会诊”预约

时间:周二和周三上午,9:00~12:00周四下午,3:00~6:00地点:医院老院区(建设路与大学路交叉口),门诊10层会诊室,18337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