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血糖?
三高之一的高血糖,我们经常耳闻并且都有了解,相比之下,对于低血糖的严重危害大家往往都不够重视。
低血糖有哪些表现?
不同程度的低血糖,表现不尽相同。
程度较轻的低血糖
可无任何症状,但常表现为心慌、手抖、出汗、饥饿、头痛、头晕,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程度较重的低血糖
患者会出现如喝醉般的状态,随意大小便、脾气恶劣、喜怒无常、暴力倾向等。
严重的低血糖
可以表现为意识不清、肢体痉挛、大小便失禁、癫痫等,甚至导致死亡。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低血糖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
成年人
低血糖往往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心慌、手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等等;
老年人
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要么没有任何症状,要么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言语行为反常、抽搐、偏瘫、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脑卒中和癫痫。
哪些常见原因会导致低血糖?
1、高胰岛素血症:见于胰岛素瘤、胰岛细胞增生等疾病,导致葡萄糖被过多地降解,发生低血糖。
2、肝功能异常:肝脏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之一,血糖高时可以把糖储存起来备用,血糖低时可以把糖释放到血液中。当发生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时,会导致血糖水平异常。
3、酗酒:酒精具有抑制肝脏释放糖的作用。因此,在空腹饥饿状态或有肝病的情况下,大量饮酒很容易引起低血糖。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如进餐不及时、用药不合理如过度使用胰岛素、或合并糖尿病肾病时,就容易发生低血糖。
5、反应性低血糖:表现为进餐后2~4小时分泌出过多的胰岛素,多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多见于女性。
发生低血糖时应该怎么办?
正确的做法是,对于轻度到中度的低血糖,可口服糖水,进食糖块、含糖饮料和果汁、蜂蜜等单糖食品,因为这类食物可很快被肠道吸收,从而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
馒头、包子、饼干等淀粉类食品也可食用,但这些属于多糖,需要在体内经过逐步代谢分解变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纠正低血糖的速度和效果相对较慢。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1、按时按点吃饭,上班族可能加班加点错过正常用餐时间,需要随身携带一些糖果或甜饼干应急。
2、不要大量且长时间进行高负荷的运动或劳动。
3、定期体检,了解引起低血糖的原因,积极治疗,避免其发生。
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龙广爱家频道,您身边爱的小伙伴!
7
支持编辑工作记得分享哦!
扫一扫可直接加